拍攝地點: 宜蘭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
二結穀倉地址: 宜蘭縣五結鄉三興村復興中路22號
二結穀倉GPS坐標: E 121°46'29" ( 121.7747) N24°42'19" ( 24.7054)
二結穀倉開放時間: 每週二~週日am8:30~pm5:30 (週一休館)
二結穀倉電話: (:(03)9600277
這篇要介紹的二結穀倉,位於五結鄉的二結火車站旁,迄今仍保留80多年的儲米和碾米設備,館內的展示與導覽也極富教育意義。

位於蘭陽溪南岸,緊鄰二結車站,居交通要衝的「二結農會穀倉」,建於日治時代昭和五年,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,在二次大戰期間,負責收購蘭陽溪南岸廣大農業區的稻穀,經過碾米工廠的精製後,轉運到台北各地,或經基隆港輸往日本或南洋。佔地九百多坪的二結榖倉,前身是「利澤簡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」,內部的空間規劃分成「農會辨事處」、「碾米工廠」及「榖倉」,二結穀倉為宜蘭境內僅存的一座穀倉,也是五結鄉歷史最悠久的農業倉庫,其重要性自不待言。
昔日的二結穀倉因勞力密集,自然聚集許多攤販,吃點心的員工,商賈們來來往往,形成熱鬧的市集,之後,農業沒落,再加上設備老舊,建築不易補修,二結榖倉過去的風華逐年褪去,直到民國八十二年,五結鄉農會另建新的榖倉,二結榖倉仍閒置至今。民國87年宜蘭縣政府召開古蹟評鑑審議會議,決定將縣內僅存的日治時期榖倉建築-五結鄉農會二結榖倉,列入縣定古蹟,二結榖倉的命運出現重要的轉折。也才有今日我們所見的二結穀倉再現。
二結穀倉從前也是「碾米工廠」,穀倉內保存著許多製米農具

到穀倉的主建築去瞧瞧,內部已改建成展示中心,一樓介紹農業的知識,與趣味的互動問答,後方則保存的完整的木製碾米機具,有3層樓高喔,二樓則是展示著各式的機具

穀倉為磚瓦木造建築,有一種東方古典的建築氣息,以古蹟來說,算是維持得相當不錯

穀倉內的長廊,各個房間都是獨立的展示間,逛完一圈後,對於米的認知真的會大大的加分,不過前提是要專心看

還有一間很有趣的,集合了所有米字旁的字,你可以試試看自己認識多少

走到一樓的後方,最值回票價的就是有三層樓高的木造碾米機具

沿著木造階梯往上爬,可以看到每一部份設計與介紹

一路逛上來,機具真的頗為精密,在半機械化的年代,可以看到先人智慧的結晶,木製機具真的也多了份美感

外觀看二結穀倉,又是另一番氣象。具有日本殖民時期的建築特色,混合和洋風格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